close
Blogtrottr
兩岸國際
提供兩岸要聞、全球觀察最新訊息。 
正體簡體字論戰 專家說分明
Jul 26th 2013, 06:42

正體簡體字之爭,專家認為各有利弊。香港演員黃秋生近日在微博發表「大陸人不懂正體字,華夏文化在陸已死」的言論,引發網路論戰。前立委、國學教授張曉風受訪時表示,在大陸推動「識正書簡」是一項正確的政策,但必須循序漸進。成大台灣文學系教授廖淑芳則提到,以國際上推廣中文普及的角度來看,簡體字系統較受青睞。

針對香港演員黃秋生近日在微博上發表言論指出,「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哎,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此言論一出,掀起一陣網路輿論攻防戰,爭辯延燒到新聞媒體。25日黃秋生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鑰匙,但他並沒有貶低簡體字的意思。

針對黃秋生的言論,作家張曉風接受訪問時表示,其實她可以了解中國共產黨對簡體字堅持的原因,中國每個朝代都希望在文化變革上留下自己的痕跡,秦朝改用小篆、漢朝推行隸書等,共產黨就是希望以簡體字在史上留名。

「但文字是國家的符號、是一種美學,並不只是傳遞訊息的工具而已。」張曉風表示,尤其中文和一般的拼音文字很大的不同在於,中文有大量的同音異義字。

張曉風進一步指出,中國語言學家趙元任甚至出過一本書《施氏食獅史》,以全文97個(含標題)「ㄕ」音的字寫成一篇文章。她說,若《施氏食獅史》以拼音寫作,無法完全的表達文義,甚至要理解都很困難。

對於黃秋生表示大陸應該開始「識正書簡」的言論,張曉風認為,應該要從「印正書簡」開始,先從出版品的正體字印刷規定開始著手,讓民間習慣閱讀正體字之後,再往教育體制改革推動,才可循序漸進,否則將會遇到極大的阻礙。

張曉風談道,就算大陸不希望改變簡體字的使用,最少也應該將兩個項目改正。第一是將許多同音不同字改回,例如「面」和「麵」應該有所區分,不應該都用「面」來表示。第二是保留某些破音字的讀音,例如金庸的原名為查良鏞,「查」字的讀音為「ㄓㄚ」,不應簡化為「ㄔㄚˊ」,應尊重他人的姓氏。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任廖淑芳也認為,以文化的觀點解讀,在大陸推廣「識正書簡」是一項傳承中文文化很好的開始,而台灣也可以在正體字的推廣上發揮相當的功效。

但廖淑芳也承認,在國際推廣中文的難易度來看,簡體字絕對比正體字容易普及,除了書寫容易外,漢語拼音比我國注音符號來得有優勢。她補充,再加上中國的崛起,除非是中文專業的學者,否則外國人若想學習中文,通常會較傾向中國簡體字系統。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hhybnwxggadn 的頭像
    qhhybnwxggadn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qhhybnwxgga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